返回列表 發帖

我也想聽流行歌曲,但是……

轉自蔡志浩部落格
http://taiwan.chtsai.org/2006/10 ... iuxing_gequ_danshi/

在上個月的 Web 2.0 國際研討會結束之後,KKBOX 產品營運處協理送我一組體驗序號,讓我試用他們的服務。我有好多年沒有特別注意國內的流行歌曲,這次剛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聽聽看。「發燒新鮮貨」和「人氣排行榜」的歌我都會點來聽聽。聽了三周,都沒聽到什麼好聽的新歌。就算以後有我期待的單曲購買服務,每個月我會想買的新歌大概也不會超過一首。

我發現,現在的所謂偶像歌手,都像有線電視新聞台的記者附身。怎麼說呢?唱起歌來嘰嘰叫。歌聲沒有質感,歌詞沒有意義,歌曲沒有特色;大部分的歌都難聽到爆。這段時間試聽過這麼多歌以後,我發現一件事:當我停止播放流行歌曲時,電腦風扇聲聽起來真好聽呀!真的,我再也不覺得電腦風扇聲是噪音了。

這不見得是年齡的問題。是的,我不算「年輕人」了。但身為一個還算關心現代藝術的人,從小到大也聽過各種音樂,就算我有一些個人偏好,對於音樂好壞的基本敏感度總是有的。這就好像喝酒,喝多了,酒的品質一口就嚐出來了。

我真的覺得,台灣流行音樂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,不是盜版,而是音樂品質不夠好。為那樣的音樂花數百元買一張 CD,大概沒幾個人覺得有意義。我之前沒有仔細聽的時候,還覺得每張專輯總該至少有一首歌值得花一些錢買下來吧。三個星期下來,我發現我錯了。大部分的專輯,連一首我會想多聽幾次的歌都沒有。

所以,我要把我在 Web 2.0 國際研討會上的呼籲改一改。原本呼籲線上音樂服務提供者來賺我們這些不是那麼年輕的人的錢,現在要呼籲唱片公司與流行音樂創作者來賺我們的錢。別忘了,三、四十歲的族群,經濟條件比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更穩定。也別忘了,這群人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民歌與流行歌曲的時代,我們是聽國台語流行歌曲長大的。

我們這個世代的人,還是想聽好聽的歌的。「大學城—飛揚的青春」演唱會場場爆滿,就證實了這個論點。如果你能寫出符合這些中年男女現在心境的詞,配上符合這個時代的旋律,再找來有時代感且音質佳的歌手詮釋,這樣的歌一定會大受歡迎。

對流行音樂產業來說,三、四十歲的族群,其實是一個很值得開發的市場。在有線電視的廣告中,可以看到有人在做這樣的嘗試。例如,把一些懷念老歌做成售價數千元的專輯,裡面一堆 CD。年輕人不會花數千元買這樣的東西,但這個族群的人會。老歌聽多了總是會膩,如果你能做出吸引這個族群的新歌,一定可以比老歌賣得更好。

想要擺脫唱片公司束縛的音樂創作者與歌手,更別忘了這個族群。最近,小貓(許\葦晴)發起了 Singer 2.0 運動,我就覺得很高興。如果說,在 Web 2.0 的時代,作者與讀者間不再隔著出版社;那麼,歌者與聽眾間,其實也不再需要隔著唱片公司。如果唱片公司還是只想著所謂聽流行歌曲最頻繁的「年輕人」,Singer 2.0 就有機會從我們這段現在比較不那麼頻繁聽流行歌曲的「長尾」中獲益。

最後,還是讓我再重覆一次:來寫歌、唱歌給我們聽,來賺我們的錢吧!

返回列表